(资料图)
近日,在山西省夏县胡张乡王学家庭农场里,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举办的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正在激烈进行。
随着号令发出,农机手们操控着小麦联合收割机不紧不慢向前推进。一番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的机械化作业后,金黄色的麦粒尽入囊中。
收购结束后,裁判员拿着取样框上前,在稳定作业区域的往返两个行程内选取两个取样区,分别收集小麦籽粒,计算出参赛选手的机收损失率。
“减少机收损失不仅和农机有关,也和农机手的操作技术密不可分。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收割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慢了会影响作业效率,快了就会有更多小麦抛撒出去,损失率就会增加。”农机手谷秦龙颇有心得。
“影响小麦机收损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机器型号、小麦成熟度、机手操作水平等,同样的机械,操作水平不同,损失率也会相差不少。”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农机工程项目部高级工程师崔可嘉说。
用比赛提技能、促增产成为机收减损的一个方法。近年来,在小麦抢收抢种现场,山西省常态化开展大比武、大宣传、大培训,引导农机手精细作业、提高水平,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经过称重换算,谷秦龙的小麦机收损失率为0.87%,远低于标准,获得冠军。他说:“比的是操作技能,算的是麦子的收成,一丝一毫不差就是一粒一粒归仓。”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